1.ECO模式真的能省油吗

2.节约汽油的办法

ECO模式真的能省油吗

油价降低最好方法是什么呢_油价降低最好方法是什么

ECO模式真的能省油吗?

普通家用车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油耗,油耗太高按现在这个油价真的有点吃不消。但是买个车回来为了省油天天不舍得开也不是办法,生产厂家替我们考虑到这个问题,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油耗。比如说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目的就是为了烧更少的油获得大排量的动力。

还有3缸发动机也是为了省油,当然厂家省钱的感觉更明显。最后就是这个ECO模式了,ECO模式省油看起来还挺高级好用,但是很多司机都从来不用,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讲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ECO模式本来就是为了降低油耗才研究出来的一个功能,理论上确实能够降低油耗的,但是实际上可能效果不明显。打开ECO模式以后动力下降很大,就是让人感觉整个车软绵绵的,想加速半天起不来,一点驾驶乐趣都没有,所以很多人都不用这个功能。

ECO虽然说是节能模式,实际上更多地通过行车电脑控制我们发动机的功率以及变速箱的换档频率从而减少不必然的燃油消耗,达到省油的目的。这个有点像自动巡航的逻辑,目的都是省油,但是自动巡航的做法是用过减少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好而产生的浪费。

而ECO则是通过直接控制发动机,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转速来减少喷油量,让发动机做的功刚好够用就可以了,避免动力过剩造成浪费。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啊,只要发动机做的功都用在车辆行驶上面,不出现浪费的情况油耗自然就低了嘛,有点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那个味道哈。

除了干预发动机的转速,ECO模式下还会影响变速箱的换档逻辑。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比较充足的动力,变速箱会等转速稍微高一点比如到2000转才进行换档,但是打开ECO模式以后,它不允许发动机有多余的动力浪费掉了所以可能在1600转的时候就换档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感觉车子转速上不去动力软绵绵的。

前面之所以说ECO模式实际上省油效果可能不明显,是因为,它的逻辑都是让发动机动力够用即可不产生多余的动力,会造成我们在用车的时候车辆显得很笨拙,一些比较熟练油门控制得比较好,俗话说就是那种佛系开车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ECO就省不了多少油还会影响动力,所以就干脆不用这个功能。

但是对于新手朋友来说,对车辆操作不熟练不太善于控制车辆的油耗,ECO的效果就大点。有些新手朋友开车目的很简单,我能开好这个车再说,油耗大点无所谓不在乎,要开好车那车子动力得充足,ECO模式反其道而行所以他们就会选择不用这个功能。以上就是给大家总结的关于ECO为什么很多司机都不用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节约汽油的办法

省油法宝 very good

再看看我的!!

驾车省油10大诀窍

1.在启动和刹车时轻踩踏板,

不要用力过猛。

2.切勿忽视汽车保养。不洁净的空气滤清器和油滤清器、磨损的火花塞以及有问题的排放控制系统都可能增加耗油量。为了保持汽车的最佳性能,最好每行驶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并检查过滤器。

3.注意保养轮胎,轮胎压力过低不但危险而且会损害发动机,轮胎偏移或磨损过度都可能使油耗增加。

4.使用汽车生产商推荐型号的汽油。

5.合理使用车内空调。在炎热的天气里,最好把汽车停在树阴下;上车后,先打开车窗几分钟。

6.减少后备箱中存放的物品。

7.合理出行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期。

8.合理出行路线。

9.注意行驶速度。一般来说,行驶速度在每小时88.5公里时最省油,速度增加到每小时105公里时,油耗会增加15%,而每小时110至120公里时则会增加25%。

10.早晨加油。早晨的气温相对较低,汽油的密度更大,因此同样的价格可能会让你加油时多得到一点点汽油。

另外注意!!

油箱要加满!!当然可以留几升的空间。

油箱经常不加满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车主常常只加小半箱油,临近耗尽时再加油。其实这样做会使油箱中的燃油泵上部经常得不到燃油冷却,容易发热烧损。更换一只燃油泵需好几百元,用这种方法控制用油实在是因小失大。

另外奉上

养车13种不必要的花费

开车的人都知道,车是要“三分修、七分养”,自己的汽车自己爱,养护固然不能让汽车永葆青春,但恰当使用也会让汽车免受“亚健康”困扰。不过在保养汽车中,你是否会弄巧成拙,不仅浪费了不少的金钱,更严重的情况是损坏了爱车。或许下边这几点是你需要注意的。

1.不要过于追求高价油

目前,市场上多种不同标号的汽油,汽油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对于汽车的保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广州地区使用高标号汽油的汽车只占总数的23%,大多数车主选择价格便宜的低标号汽油,而在北京,有65%的汽车使用高标号汽油。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俗称敲缸)外,还会连锁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正常寿命。但许多车主并不清楚,并不是汽油标号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档车也不等于该加高标号汽油。

其实,汽油标号只是标定汽油抗爆能力的参数,它与汽油是否清洁和是否省油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汽油标号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档车也不等于该加高标号汽油。加什么油要遵循说明书上的用油标准,使汽车发动机压缩比系数与汽油抗爆系数要相适应,不能用价格衡量(压缩比这个指标一般可以在汽车说明书中查到,汽车生产厂也会在油箱盖内侧标注推荐使用的燃油标号)。

压缩比 汽油标号

7.5~8.0 90#

8.0~8.5 90#~93#

8.5~9.5 93#~95#

9.5~10 95#~98#

2.润滑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除了汽油外,润滑油是有车一族的另一大开销。汽车行驶5000公里基本上就需要更换了。作为汽车最重要的保护品之一,选用品质优良的润滑油可有效地保护发动机,减少磨损,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使用经济性。

不过现在润滑油的品牌越来越多,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于是,有不少车主干脆手一挥:就选进口的,还得是最贵的。很多车主在挑选润滑油时都认为,润滑油级别(标号)越高越好;越是名牌越好。其实这样大可不必。进口油的价格比国产名牌要贵30%~40%,比起一般国产油更是要贵一倍还多。所以一味花高价追求名牌也十分没有必要。

选择润滑油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既没必要在要求较低的发动机上使用过高级别的润滑油,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润滑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发动机上。诸如像夏利、桑塔纳这样大众化的轿车,使用国产普通润滑油足以,没必要非得用进口高档润滑油,要根据车的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量力而行”。

3.不要用经销商而非制造商的维修日程

汽车保养周期是指汽车保养的间隔里程或时间。保养频率高不是什么坏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各项性能。用车初期主要是正常保养,费用相对较低;当车辆使用一定年限或行驶一定里程后就会进入维修期,费用就相对高一些。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不仅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还能使您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

不过在决定汽车保养周期时,应参照汽车制造厂推荐的保养周期,结合汽车自身的技术状况和实际使用条件,对保养周期要做适当的调整。对于一些定点维修经销商推荐的维修周期你可要仔细斟酌一下,毕竟经销商也是要赚钱的。一般汽车技术状况良好的新车,可适当延长保养周期;而汽车技术状况较差,或运用条件恶劣,则应适当缩短保养周期。

4.自己动手更换简单部件

空气过滤器和雨刷都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配件,空气过滤器是空气进入发动机要经过的第一道“关卡”,其作用是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与杂质,保持流入引擎内的空气都比较洁净,而雨刷则增强了车主雨季出行的安全性。

一般汽车的空气过滤器在2万公里要换一次,1万公里进行一下检查,雨刷需要每六个月至一年更换一次。可以说,空气过滤器和雨刷是车中价格最低廉的部件了,二者的检查与更换都很简单,专门去一次维修站点浪费时间和金钱实在是不值得。

5.注意你的油箱要加满

油箱经常不加满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车主常常只加小半箱油,临近耗尽时再加油。其实这样做会使油箱中的燃油泵上部经常得不到燃油冷却,容易发热烧损。更换一只燃油泵需好几百元,用这种方法控制用油实在是因小失大。

6.洗车打蜡每月进行一次就足够了

夏天就要来临,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对汽车的漆面具有腐蚀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对汽车的漆面造成损害,所以这个季节要多给汽车打蜡、封釉,给汽车的漆面多一些爱护。

不过,过度洗车打蜡反而会让车漆亮度逐渐褪化,若不是必需,建议您每月清洗一次 也就足够了,打蜡时要选用去污力偏向中性的清洁剂以及不含研磨剂成分的车蜡。

7.不要购买“超额保险”和“不足额保险”

许多车主在购买车险时,经常会购买“超额保险”和“不足额保险”。超额保险,即保险限额高于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如购买一辆价值12万元的轿车,购买价格为15万,投保了金额30万元的盗窃险,若发生全损,获得的赔偿也只能是12万元。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即被保险人只能在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得到相应的补偿,而不能因为购买保险从中获取超出保险标的价值的收益。

另外,不足额保险,则是投保限额低于保险标的实际价值,这种情况会“按比例赔付”,仍如上例,若今年投保限额为5万元,比实际价值低7万元,在发生全损时,只会赔偿5/7乘以实际损失7万,即只会赔付5万元(注:上面说明均按照已购买不计免赔特约险)。

8.要更换你的滤清器

要时常注意对汽车的滤油器进行清洁。不要小看它,它直接影响你的爱车耗油情况。在汽车内燃机使用过程中,灰尘等杂质将不断混入机油中,同时空气及燃烧的废气对机油的氧化作用,会使机油逐渐产生胶质或者油泥,这不仅会加速零件的磨损,而且易造成油路堵塞。所以要定期地对汽车的滤清器进行清洁。

目前大多数轿车发动机使用的是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这种滤清器是不可拆洗的一次性滤清器,当更换润滑油时必须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否则会影响润滑油的质量。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周期,一般是5000公里。滤清器有进出油口箭头标记,更换时切勿装反。

9.轮胎充气不当

校正胎压是安全检查中最重要的一环。胎压过低会导致不正常磨损或轮胎内部损伤胎压,过高则会使得轮胎及轮圈较易受到不平路面的冲击而变形,甚至会导致爆胎。胎压必须定期检查,除了备胎以外,其他的轮胎最少要两个星期检查一次,而胎压的检查必须是在轮胎冷却的情形下进行,否则高温会使胎压升高,量起来不准。如何判断轮胎是否处于冷却状态呢?很简单,只要是停止行驶1小时以上即可,切勿以快速剧烈的方式给轮胎降温。冷胎压必须符合轮胎制造公司针对不同车辆、不同轮胎以及不同的用途所定的标准。最后别忘了经常检查一下番胎压力是否正常。

10.长时间原地热车,费油还毁发动机

提起“热车”,也许大多数司机都会不屑一顾。热车谁不会啊?有人认为“热车的时间越长,对发动机越好!”殊不知这样热车不但费油还毁发动机。

原地热车本来是件有利于汽车发动机的好事情,特别是在冬季外界气温低,就更有必 要对车辆进行热车。有些老司机,上车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抬离合给油就走,说是在行走中热车,但“行进间热车”并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汽车引擎发动时的“热车”,是很有讲究的。汽车启动后不能马上行驶,因为刚启动的汽车怠速相当高,正确的做法是让车在自然怠速的情况下直至水温开始上升,怠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出发。心急的车主不要以为踩油门可以让预热时间缩短,相反,这样做不仅费油,对发动机的损害也是极大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如果是没有出磨合期的新车,更要注意热车的方法,不然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

11.雨天也要洗车

雨天洗车不仅是因为车脏,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车漆。雨天还是要洗车的,那些注意养车的车主会经常洗车,这样便可以去除黏附在车漆表面上的尘土、柏油、树脂等,保持漆面光滑。如果再将一层油性保护膜打在漆面上,还可防止雨水直接腐蚀漆面。而且最好是自己动手洗车,长期坚持自己动手洗车,的确可以节省不少的花销。

12.进口轮胎不一定适用

汽车在行驶中,实际上就交给了四个轮胎。不过在购买各种品牌的进口轮胎之时,有些人难免进入购买的误区。许多消费者出于心理因素,更愿意选择原装进口的轮胎。其实,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讲,价格过高不说,而且还不一定适用。适合国外路况的轮胎在北京可能就难有上佳表现。

其实很多大品牌在国内合资厂生产的轮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对轮胎有所改进,从而使轮胎更适合国内路况,而且价格也会与原装进口有很大的差别。

13.换防冻液2年一次已足够

当天气转凉,一旦冷空气来临气温骤降,很有可能影响汽车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这时就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自来水改用防冻液。如果您的车一直在使用防冻液,则不必立刻更换。防冻液的更换周期为2年,一般防冻液的更换周期为2~3年或是行驶3~4万公里。有的防冻液存放一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多半是添加剂析出造成的,不必扔掉。如果出现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需要提醒的是,更换防冻液前别忘清洗发动机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