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先要一篇描述1988年通胀的文章

2.白银9999的价格多少钱一克

3.压岁钱怎样花

我先要一篇描述1988年通胀的文章

海南金价回收今天多少一克_海南这几天金价走势如何

令人难忘的1988的通胀.

1988,通货膨胀在告别中国几十年以后,重新来到了中国.

其时家长正准备把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换成彩电,也准备为我将来的结婚准备一台,去商场了解的结果:华侨商店彩电无货,免税商店一台18寸的海信彩电的价格是人民币3500元,飞利浦彩电的价格是2000元现金+1000元外汇券。较之3个月以前的价格,几乎上涨1倍.犹豫了半个月之后,所有的商店彩电全线断货,在从前,在烟草公司凭票供应1元8角钱的阿诗玛香烟变成了敞开发售的8元1包,家居商场将仓库的组合家俱用封条封上,上写:已预定,此前1套黄海组合家俱的价格是900元,而当重新打开封条时标价是1500元,这就是1988年的中国,而在之前的这几年,人们的工资逐年的增加,加之大家都从嘴里面省钱,所以多多少少都有些积蓄,收入高的人已经成了万元户,而此时像我的父母这一代的人,正分享着改革的福利生活,对于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中年乐观憧憬,也正准备着家里陈设的更新,以及为儿女的婚事筹备打算,经此一轮汹涌快速的通胀,突然变得茫然起来了.当时作为学生的我,突然的开始关心起家里的经济大事了,而其实我当时正沉迷于现代浪漫诗歌的写作,认为经济是俗人关心的事情,油盐酱醋俗不可耐. 可眼瞅着父母半生的积蓄一夕之间缩水打五折,心情难免沉重,从而逼使自己琢磨起经济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预见到物价会如此飞涨呢?我请教身为高级工程师的父亲,他是个聪明人,但他也很无奈,因为这种情况他从来也没有碰到,倒是母亲在和周围人的聊天中,察觉物价有慢涨的苗头,提前收集了一些日用品.

通货膨胀的事情,曾听49年以前经商的爷爷说过:卖掉绸缎收回的一万元再去进货只能打七折用,也就是说,每交易一次,你的现金就“毛”了一次,所以商家都关门倒闭,大家都把剩的一点钱置办了首饰和绸缎,关门回家。我想1988国人的焦虑,部分来源于此,人们的情绪很不平静,要知道有的人的钱是从早年每月5元10元的速度来积攒的,比如自己家就是.要知道1978年以前的10元钱够1个学生1个月的生活费,而现在只能买1包云南香烟,这叫人们的心理如何能够平衡,当时一级工资也就是十几块钱而已.

通货膨胀就是政府通过发行纸币来稀释民众财富,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此时在全面通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上存在了一个内部价格、出厂价格、调拨价格,有权威的人仍旧可以买到涨价以前的价格,这也是从前民众看不到的特权力量,第一次公然的展示在所有民众面前,广泛的民怨从此产生了,以至于积聚到了令人难以回首的1989

富人比穷人更能够挺过通胀,且不论富人多多少少都能够获得某些特权.所以1988年很多人立志要做一个富人,这也产生了第一轮的经商潮,恍惚记得十万青年闯海南,大面积的下海经商潮就是在这一年,其中坚持下来的一批人后来成为了当今著名的商界闻人,而从那时开始,老实巴交的工人开始沦为城市里的贫农,很多同龄的人就此开始了人生的分野,二十年过去,有的人早已成为福布斯榜的富豪,而另外大多数的人不说也罢.此所谓幸福的人的幸福都是相同的,不

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80年代的文化热、文学热就此降温,青年人喊出了诗歌已死的口号,回头来看,社会的兴趣从文化转向经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证券市场也是从这一年从深圳开始的,烟台的房改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虽然人们并非情愿,但从这里这时开始,城市职工开始拥有自己的住房,社会的剧变如此集中的汇聚在1988、1989这两年里发生,深刻的影响了国人的命运,对于经济现象的兴趣,对于商业活动的参与,对于个人财富的追求,自此成为像我一样的青年的志向,回头看当年的烟台,个人生活愈困顿穷苦,愈是手捧泥饭碗而不是铁饭碗金饭碗的人,愈有下海经商的勇气.当下形形色色的商人老板们,多数是当年一些底层的人、遭遇生活挫折的人、受到巨大财务压力的人,很多人当时未必把当时的个体户生意当成一个事业,而只是为了改变穷困的生活,以及满足或大或小的物质欲求,或是主动或是被社会潮流挟裹,开始了自己新的充满风险、漂泊不定、前景未卜的创业,不知社会改变了他们,还是应该说他们改变了社会?

通胀逼使着人们拥有实物资产来抵御通胀,在通胀的年代不拥有不动产或公司资产以及股票资产,就会在持续的通胀年代里沦为穷人,当今又进入了新的通胀年代,持续的时间将比1988年那次长的多,这是一个新的贫富分化的过程,在未来数年,社会洗牌的过程中,会有一批新的人群沦为新的穷人,而另一批人成为中产以至于富人,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痛失致富的机会却是绝大多数人群的宿命.

令人难忘,启蒙、幸福、激动和伤痛的80年代.

……

抗通胀:别为赢一时而输一世 10招让你不赌也赢

你赌不起的通胀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通货膨胀率的峰值接近15%,

最优惠的利率达到21.5%,美元汇率崩溃;

1994年的中国,CPI指数上涨24.1%,

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1%,国债期货炒到爆仓,接下来连续几年经济“软着陆”

2009年,美联储印钞速度史无前例,

中国的货币信贷规模达历史峰值,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Inflation Dangers Threaten Our Money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物价狂飚的印象模糊,

但种种迹象表明,历史不会忘记。

一方面,专家学者为通胀是否会来,何时来争论不休;

另一方面,各路商家渲染通胀威胁,

期望借此把房产、黄金、藏品卖个好价钱;

更多平民百姓关注的是:手里的钱会不会“毛”?

现在布局资产是否还来得及?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构成财富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但货币价值变动的时间曲线

可不像人生财富曲线那样有规律可循,

不可控的因素会令这条曲线上窜下跳。

如今,一场全民“赌通胀”的运动已然掀起,

但又有几人对货币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呢?

当别人狂热的时候也许我们需要冷静,

通胀,真的不是谁都能赌得起的。

策划、执行/本刊记者 王雪吟、张志峰、罗燕红图/Getty

CPI已经深入每人心中,面对可能来势汹汹的通胀,一场全民赌通胀运动的掀起也就不足为怪了,看看这三位先行者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他们,这样来对抗通胀

房价迅速反弹,股指连创新高,还有原油、铁矿石、铜、天然橡胶?大宗商品、能源期货“涨”声一片。前些日子经济学家还在说通缩,今天又嚷着通胀要来了,这可真让人看不懂。据说,已有一批先知先觉者领先我们太多地采取了行动,譬如早在第一个季度就买入或股票或房产或黄金,严严实实抢了个先、抄了个底。

Ethan 理财新鲜人也玩另类投资

Ethan今年28岁,硕士,毕业近三年,目前供职于一家500强外企。虽然经验不多,但一听Ethan讲话就像个理论高手。

关键是,Ethan竟然对改革开放后的三次通胀都有点印象: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期,以及自己刚毕业的2007年。虽然遇到三次通胀,但Ethan坦言自己的通胀对抗经验几乎为零。前两次是因为年纪尚小,根本就没意识;而2007年那一次,自己刚毕业迈出校门,一穷二白,亦无担心身家贬值之虞。

现在,他积极投身“主动对抗”通胀阵营,因为不想“一不小心身价缩水”。

Ethan的主要资产配置是:股票、基金和很少人会买的红酒。

他认为现在的股指点位还比较低,因为根据过去的经验显示,通胀年代股票会领先开始上涨,涨幅至少有底部指数的三到五倍。可以抗通胀的公司板块,包括房地产、资源、电力、钢铁等,也许远没有达到最后的价格。而那些可以把成本转嫁出去的行业,尤其是这些行业中拥有定价权的公司都是投资非常好的选择。曾经有所谓 “五金”概念:黑金(能源)、黄金、绿金(绿能)、蓝金(水资源)和土金(农产品),这正是全球最热门的投资商品。

他曾认真读过巴菲特1981 年《致股东的信》,觉得受益匪浅。里面提到,伯克希尔·哈撒维表现好,是因为持有了能很好地适应通胀的企业。这类企业有两大特点:一是有能力在无需担心市场份额和单位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轻易地提价(即使当产品需求平稳、产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时也能如此),二是有能力将企业产出额大幅增加(更多是归因于通胀而非真实增长)与较少的额外资本投资需求协调好。

最近股市的涨势良好,但Ethan却说他其实没有关注。他打算坚定持有,作三五年的长线观察投资。而谈及股市的巨大波动和风险,他认为历次经验表明很多提前入场并愿意承受未知风险的人,最后都获得相当好的回报。

对于自己另辟蹊径,选择葡萄酒投资,Ethan说有两大重要原因,首先是看好市场前景,其次是有兴趣、自己也喜欢喝。他说葡萄酒的年投资回报率一般在8%-12%,一款“出身名门”的葡萄酒,经过橡木桶发酵、陈酿、瓶储等工艺,品质将随着酒龄的提高而稳定增值。藏酒投资界也流传着一种说法,一次购买两箱优良“期酒”,待酒成熟后,投资者可以自己享用一箱,而出售另一箱的收入能重新买入两箱。波尔多的一些好酒,在2001年期酒发售时每瓶300欧元,如今已涨到900欧元了。

股市具有较大波动性和风险,葡萄酒也不是常规投资渠道,Ethan的抗通胀之路激进而充满了新鲜人的风格。

许敏左手黄金,右手房产

在猪肉一天一个价儿、CPI屡创新高的2007年,许敏把手中的股票清仓了!

她2005年入市,当时“点位低,运气又好”,后来股市一路狂涨,屡创新高,她又及时离场——那一拨的辉煌经历她现在说起来还很激动。不仅成功避免资产缩水,还实现净资产增值。许敏今年四十岁,上几轮通胀她印象深刻,而且积累了一定对抗经验。

90年代中期那轮通胀爆发时,许敏还年轻,她眼瞅着手里积攒了很长时间的钱在不长的时间内缩水,心里深为没做任何准备而懊恼。之后,她开始学习经济学知识,留心市场变化,关注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因此才有了2005年抄底的传奇经历,她的总结是:一定要看得准,出手早,走得快。现在,她说她对股票市场看不明白,不打算涉足,主要精力放在了黄金和房产上。

从今年年初,许敏开始买入黄金。刚开始除了实物黄金,还买了一点纸黄金,但她说现在买纸黄金已经没用了,要买就得买实物黄金。黄金的这波行情是从4月20日左右开始起来的,据专家说,美元的一路走跌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走高,给黄金价格带来很大的支持。她印象较深的是6月1日金价还是272元/克,6月3日就涨到278元/克了。与之前相比,每盎司黄金的价格上涨近百美元,甚至有可能突破1000美元/盎司的关口。

有很多人说,近期黄金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扬,已将达到历史的高点,投资黄金已经不保险了。但许敏觉得黄金能够抵抗通胀的观念在大家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不会使大家失去购买热情,惯性,而黄金投资者们更是充满了跟涨不跟跌的勇气。所以即使市场还在不断盘整,她也不会过多担心。

除了关注黄金市场,许敏近期还在海淀某名校附近投资购买了一处学区房。该学区房交通便利,虽然现在买入价就不低,但是她坚信,好地段、好学校加上房子本身的条件,令这套学区房更显稀缺。

许敏说不动产投资具有一定的资金门槛,因此在选择时本着“商铺优于住宅,具有地标性的豪宅更优于一般住房”的原则的指导下,她也看了一些别墅、商铺,但最后还是没有出手。除了自有资金的局限外,更多还是考虑到不论经济形势怎样,大家对于孩子的受教育支出是一定不会吝啬。许敏相信她购买学区房是个正确的决定。即使升值空间不大,跑赢通胀、保值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都在做这样的事了,她的银行理财顾问曾对她讲,银行里的放贷已经很忙了。

黄广生 实业“老鸟”的大生意

年近半百的黄广生无疑是一只投资和抗通胀的“老鸟”了。

不仅经验丰富,黄广生理论水平还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他对市场的认识比一般人要深入很多。他认为上世纪的两次通货膨胀,80年代的那次主要是由价格“闯关”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的;90年代的通胀则主要是因为经济过热和信贷膨胀。而这次是因为流动性泛滥实在太严重了,各国都采取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

由于本身从事实业生产,因此他格外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跟自己的企业生产有关的原材料。每次市场情形出现变化,老黄都会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并结合自己对市场的观察和自身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投资选择或者策略调整。

对目前市场的看法,他认为年底前物价不会全面大幅度上涨。因此。他打算在今年年底前储备大量企业生产要用的原材料。例如棕榈油、天然橡胶和生产模具的石墨。石墨是一种石油衍生品,价格与油价密切关系,黄广生预计后期还会涨,而且使用周期也长,囤积不会变质,所以他决定多囤点。

有专家称,2008年企业缺少资金,当时是“现金为王”;2009年“信心为王”,憧憬经济复苏;2010年随着经济复苏,最稀缺的将会是资源,所以是“资源为王”,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买什么都不如买资源。

在个人投资方面,老黄也买了一些黄金,他认为黄金白银永远比纸钞更可靠。国际金价要到1200美元/盎司的水平才能创下历史新高,所以现在买入还是逢低。而且中国的黄金储备也从2003年的600吨增加到如今的1054吨。这可是政府领导我们储备黄金!

黄广生说他身边还有朋友,以传世和文化价值为选择标准,投资古董、宝石什么的,他其实也很有兴趣,但是苦于不懂这一行,不敢贸然出手。如果懂得的话,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记者手记

通胀是一轮残酷财富再分配的竞争,在指导思想上最好不要抱着抄到底、闷声发大财的想法,保值是最好的出手目的。除此之外,“变现性”及投资人本身对标的的熟悉能力,也应该列入考虑。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了,做法才能不会偏离正道。你一定听说过这个理论,想抄底的人永远都抄不到底,机会往往留给了那些无准备的人。

目前,市场状况还不稳定,政策也一定是伺机而动的。我们能做的、必须要做的,只能是时刻关注市场的走向和尽量踩准国家宏观调控的步伐,努力和国家步调一致,千万别因为过于贪心而成为市场上那个接手烫手山芋的最后买单人。特别是现在,万一通胀预期落空,应警惕被资金炒高的大宗商品、股市、房市再度回调,切不可盲目追高。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才是第一要义。

通胀面前,个体是渺小的。不想财富被卷走,就不要考虑如何去“赌”。现在,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好未来,克服一时的冲动,谋定而后动。

别为赢一时而输一世

在一部意大利喜剧片《野兽》中,有这样一段揶揄经济学之理性枯燥的情节。男主人公为了抗拒女主人公的引诱,向身边朋友请教对策,那位朋友建议他在面对引诱时背诵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果然,漂亮的女主人公极尽诱惑之能事,男主人公也丝毫不为所动。把通货膨胀率读成了《金刚经》,看来源于西方的经济学和经济指标也深为民众所厌倦。但就是如此乏味的通胀率现在却成了全民的谈资和赌注,原因很简单——它太重要了。

通货膨胀为什么重要不需要解释,就像有人抢你钱你为何愤怒一样易于理解。通胀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每次“抢钱”的手法和时机难以琢磨,所以很多自以为赌赢了通胀的人最后却成了输家。看右边这几个例子:

Case 1

刘杰 男 30岁 深圳

在2007年下半年的时候匆忙举债买房,理由是售楼**的那句话——通货膨胀来了,房产最保值。刘杰也意识到房产有泡沫,不过觉得通胀来了至少自己的收入会增加,所以买房长远来说还是划算的。结果通胀来了,房价也跌了,金融危机冲击到公司业务,收入减少了30%。

Case 2

李少峰 男 47岁 北京

家里至今还有4台电视机,都是1994年买的,那一年物价上涨超过20%。“只要别存钱,买点啥都行”——在这种大众思潮的引导下,李少峰囤积了不少“值钱的”大件,当然也包括了这四台电视机。“没想到电视机价格跌的比钞票还快,早知道当初多买点国债就好了,那时国债利率可达到14%了。李少峰想起来就后悔。

Case 3

余欣 女 25岁 上海

储蓄计划被通货膨胀打乱了,两年前刚毕业的她本来商量好和男朋友一起攒钱,期望五年后在父母的资助下买房,没想到通货膨胀汹涌而至,尽管存款利息在提高但也不甘心把钱存成定期,毕竟积蓄太少了。索性开始乱花——反正明天的钱更不值钱,还往股市里投了一笔来赌一把。结果可想而知:一点积蓄没攒下来,还被深套了一些。

财富管理的理论体系由货币的时间价值、资产配置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三部分构成。其中唯有货币的时间价值最难掌控。也就是说个人可以主动地去调整资产配置,可以主动地进行人生规划,却无法主动地应对货币价值的变化,那些认为自己能“赌”赢通胀和通缩的人,往往像三个案例中的人物一样铩羽而归。

究其原因,决定货币时间价值的主动权在政府、在中央银行,没有规律和章法可循,这就像你参加一个赌局,怎么出牌什么规矩全是庄家说的算,你能成为赢家纯属侥幸。连索罗斯这样的大鳄即使能赌赢英镑、泰铢,却在俄罗斯卢布上一败涂地,何况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所以,千万不要用常理和经验去应对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

通货膨胀真的对债务人有利吗?

通货膨胀是货币价值的缩水,那对于债务人来说意味着未来还的钱“少”了。对这一点感触最深的就是2005年前买房的人,其中有些人当初买房的压力也不小,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房租价格的提高,每月2000-3000元的月供现在看起来算不上什么。所以通货膨胀能减轻债务,赌在通胀来临之前进行借贷被认为是聪明的做法。

但是这个逻辑的成立是有条件的,首先要保证利息不会很快上升,因为这会增加债务负担;其次要保证个人收入的提高,否则通胀不会真正减轻你的债务压力。

这两个条件在2007年之前都具备,但之后就消失了。2007年的时候还打算赌通胀的人大多都输了。

同样的逻辑,不同的条件,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经验和常识受到了挑战。那未来的情况会怎样?可以设想,短期内社会平均收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普遍不好。如果真的经济复苏,人们的收入开始提高,再配合上现在泛滥的流动性,必然导致CPI价格的上升,加息就接踵而至。所以最乐观的估计,未来满足“通胀有利于债务人”这个逻辑的两个前提条件也不可能都具备。当前增加负债率是胜率很小的一种。

通胀来临前真的要持有资产抛弃现金吗?

钱毛了,不值钱了,这是老百姓对通胀现象的通俗理解。所以在通胀来临前还持有大量现金就显得很失败,应该尽可能的转换成能保值的资产,比如黄金、房产或者股票等等。这个逻辑被2007年下半年同时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和物价飙升给推翻了,“现金为王”居然是那段时期最明智的选择。

记得当时巴菲特曾来到中国,有人问他通胀来了是不是应该更积极的买入股票,他的回答是现金的贬值不构成必须买股票的理由。这个逻辑的实现同样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资产的价格不能处在泡沫的状态。

不幸的是,在如今虚拟经济已经超越实体经济的时代,一旦流通中的货币泛滥,往往表现为资产价格先上涨,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然后慢慢传导到最终的消费品上,也就是我们熟知的CPI上。所以当临近通胀时再考虑增持资产可能会有点晚,这时甚至应该抛弃所有资产只持有现金。

更深一步的讲,通胀前该持有资产还是现金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比如资产的价格是否已经很高、通胀会持续多长时间、自身当前时期的消费支出计划等等。像案例中提到的跟风布局资产赌通胀的行为不可取,因为太多的条件不明朗,而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短期通胀对现金的侵蚀。

通货膨胀时需要囤积商品吗?

通胀来临,物价上升,那就多囤积点商品,价格涨上去就赚了。老人们似乎更信奉这个逻辑,因为他们有过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

通货膨胀是由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稀缺的商品造成的,如果真的是由于商品的稀缺而引发的通胀,比如津巴布韦发生的恶性通胀,中国在1987-1988年发生的通胀(当时通胀的原因并非全由商品短缺造成,但价格闯关确实造成了混乱),那么囤积商品还是有用处的。而如今发生的通胀一般是由货币泛滥造成的,这时囤积那些并不稀缺甚至还过剩的商品,就得不偿失了。

未来如果真的发生了严重通胀,那一定是源于当前的货币泛滥而不是商品短缺,囤积商品是没用的。因为与通胀相伴的是产能过剩,也就是“滞胀”的局面。

假如你囤积了汽车(这是人们普遍觉得有价值的一种商品),那么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汽车成为了一件普通消费品,更新换代很快,价格也大幅下跌。这与1994年那轮通胀后的电器价格走势是一样的。

把货币当作一把标尺,丈量财富人生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所以我们需要理财——理财教科书上常常这么说。但是从上面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到,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不能机械的理解。货币从长期来看是逐渐贬值的,在不出现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国际货币体系巨变或经济永远衰退下去),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在此过程中,如果对货币价值变化的节奏、商品是稀缺还是过剩、社会财富的转移方向、资产价格的高低等等,没有清醒地认识,那么表面上的赢家实际上却变成了输家。

从财富管理的角度看,单纯的赌通胀和赌通缩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要让货币在一生的理财规划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把货币比作一把尺子,那么它会热胀(通胀)冷缩(通缩),用它来衡量商品的长度(价值),得出的结果就不一样。在货币泛滥成灾的时候,任何商品和资产相对于货币都变得有价值,但只有稀缺的商品和优质的资产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所以一定要赶在货币泛滥之前布局这些商品和资产,抵消货币贬值的伤害,还能获得一定的增值。同样,如果在货币收紧的时候,手中还能持有大量现金,或者保持收入的增加,那无疑对财富的积累很有帮助。总之,货币的神秘和经济社会的复杂很难简单描述,但只要用心的使用货币这个尺子,就会丈量出更有价值的人生。

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穿越经济周期,无论经历通胀还是通缩,都能实现财富稳健的增值.而在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需要侧重配置不同的资产,令风险和收益取得平衡.

开始配置你的未来

富仑贝(化名),他是9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大型国企员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大学生很金贵、工资在全国也是数的上的,所以对花钱有印象,对理财没印象。他说毕业十几年,只有两套房子:由于买的早,70多平米的单位房现在已经值14万(买时4万);另一套大房子19万买的,目前增值5万,还有美元理财产品,目前亏损1000多,投资股票,亏损了50%。

他在BBS写他的理财经历

我记得刚工作时8年的利息是14%,单位很多人都存的是8年的死期,因为这样到第8年就可以翻一倍。,当时感觉有钱真是好,每次到北京去,都要住星级饭店,买赛特的名牌服装、皮包、鞋?还有就是东跑西跑的旅游。

白银9999的价格多少钱一克

按照2020年行情,正常9999纯银手镯材料费为4.18元左右每克

9999是银含量为万分之9999的银,而银含量不低于990‰的银,因此9999银也是银的一种。有人认为银含量越高,首饰的质量越好。

事实上,银的含量影响了银的性质和制作的款式。虽然银的含量比较高,纯度高,但纯银的质地非常柔软,也就无法制成款式更为精美的银饰了。一般情况下,商家会把它做成手镯、吊坠、长寿锁等纯银首饰。

很多少数民族拿银做餐具,水杯,用来养生,过滤一些细菌。

9999纯银的价格与国际白银市场的价格有关,这就是所谓的现货白银价格,但这个价格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它应该是当天的白银价格为准,银价和金价一样,每天都会变化,所以足银9999的价格也并不确定。

毕竟,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产品价格范围,它不仅与品牌营销有关,还与款式和工艺密切相关,还跟地域有关,比如云南跟海南的价格也是有差异的。

扩展资料:

如果投资中的白银与市场价格有关,而市场价格日复一日地在变化。其影响因素有金融危机、美元走势、地方利率、油价、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等。

当然,关键在于珠宝品牌、款式、重量、工艺等因素。每个珠宝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溢价。因此,珠宝的价格取向也是不同的,不同款式的珠宝和复杂的工艺也对银饰的价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佩戴银首饰需要注意的事项

1、化妆品不仅含有汞,而且含有硫,这能令白银生成黑色的硫化银。所以有的人佩戴银饰越戴越亮,有的人越戴越黑,经常用牙膏清洗。另外,如果空气中含有硫也是不宜佩戴白银的。也要避免于温泉地区及海水地区佩戴本产品,以防止产品因接触硫化物所产生之变化。若不慎触及时,请先以大量清水清洗。

2、佩戴银饰时不要同时佩戴其它金属首饰品,并且干粗活时取下银饰以免碰撞、变形或擦伤。银饰取下来也不要乱放,可以用银布擦拭后包起来存放。

3、佩戴银饰时不要经常用手抚摸,甚至用力刮蹭银饰表面,以免损伤银饰表面的电镀保护层,损伤银饰并加快它的氧化速度。银饰佩戴起来很好看,保养的好很亮很有光泽。

压岁钱怎样花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压岁钱的脚步近了,孩子们的腰包又鼓起来了,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家长们开始对这笔不菲的压岁钱动起了脑筋,于是,消费和理财的大军里,多了一支“压岁钱小分队”。——编者  注重合理培养爱心  春节来临,人们又在团圆的喜庆气氛中,张贴对联,燃放鞭炮,当然长辈们也不会忘记给晚辈们发放压岁钱……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然而随着岁月的更替,压岁钱的用法也多姿多彩起来。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年,许多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合理用钱与爱心的培养,把压岁钱存入银行,或者把钱捐给希望工程、社会福利院、四川灾区等,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个账户存入银行让孩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小超是抚州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里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不知不觉让他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等许多不好的习惯。  作为母亲,王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让孩子意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呢?新的一年开始了,王女士把目光放在了压岁钱上。今年,王女士一改往年任凭孩子支配压岁钱的做法,领着孩子来到工商银行,帮他开了一个账户,把压岁钱存了起来。  王女士说,一些年龄小的孩子根本不懂如何规划、如何理财,压岁钱一到手,他们多半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花个精光。因为没有付出辛苦的劳动,当然也感受不到金钱得来不易。让孩子把压岁钱存起来,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通过有计划、合理地使用压岁钱,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拥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记者发现,跟王女士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作为长辈有义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当你以正当途径得到金钱,并正确使用它时,金钱是善良的天使;当这些金钱成为被你无度挥霍、培养私欲和懒惰的工具时,它便成了邪恶的魔鬼。  捐献出去表达心意让爱心在心底流淌  让自己与爱心相伴一同成长,这是张女士教导孩子要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张女士对孩子的教育可谓用心。三年前,儿子小宇开始上小学。为了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充满爱,张女士每年都会和儿子一起来到邮局,把压岁钱寄到希望工程、社会福利院去,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女士还与儿子一道把部分压岁钱寄往灾区,支援灾区建设。  张女士告诉记者,邮寄压岁钱只是一种形式,真正可贵的是这一行为背后的意义。她说,一个人爱心的培养是靠平时点滴小事的积累,一份礼物的寄出、一句问候的表达、盲人行走时一次悄悄的搀扶……这些朴实的行动,会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伴随着爱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会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小宇对记者说,如今在“希望小学”、四川灾区等地都有不少他的朋友,他们时常会交流思想、相互鼓励,是压岁钱让他们彼此认识,他感到特别快乐。本报记者邱玥  花得更有意义  每年春节,孩子们都会从长辈那里得到一串殷切的祝福,还有或多或少的一笔压岁钱。随着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压岁钱的数额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们手头宽裕了,要把这笔钱用到何处,也成了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周沁琳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春节期间收到的压岁钱约有2000元。“孩子太小,现在让她自己管理这笔钱显然不太现实,所以目前还是由我来支配,主要用于给孩子购买一些相关书籍、或者根据她的爱好报名参加一两个兴趣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让孩子有更多同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这样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也有好处,还避免了压岁钱的浪费。”孩子的父亲周先生告诉记者。  市民王女士对儿子的压岁钱也持类似的态度。不过她更高兴的是,儿子对于这笔钱的安排早已有了自己的计划,他要利用这笔钱好好地帮助自己“充充电”。“他对艺术比较感兴趣,而现在艺术方面的培训费用比较高,这笔钱正好派上用场。原来觉得孩子对于钱没有概念,不过看来他自己比较懂事,不用我们过多的操心了。”王女士说,每年儿子都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压岁钱,这笔钱儿子除了用来进行艺术培训外,剩余的就存起来,以备读大学用,这样可以减少家里的负担。  不少家长认为,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理财观念的时候,就贸然让孩子自行管理为数不少的压岁钱不太合适,弄不好孩子们转手就直接吃光用光。所以,要引导孩子合理用钱,科学用钱。像王女士的儿子这样把钱用在学习和兴趣培养上,就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有的孩子从长辈那儿拿到压岁钱后,用这笔爱心钱给长辈买礼物表示感恩之情,也是很有意义的。  “外公喜欢听收音机,今年过年我给他买了一台,老人家非常开心。”在外地读书的大三学生张文祥告诉记者:每年春节,自己都会收到外公外婆给的压岁钱,原来一直觉得心安理得,但是现在在外地读书,很难见到他们,很想念他们,而且老人家身体也不太好,所以今年春节用压岁钱给外公买了台收音机尽尽孝心。  小张还表示:压岁钱攒到足够的时候,还要找个机会让父母去海南或者其他地方旅游,他认为这样使用压岁钱比单纯用于自己消费更有意义。本报记者叶磊  压岁钱理财“小鬼”也当家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许多经历比金钱更重要。“让孩子学会投资,是一种回报最高的投资。”许多市民认为:“用压岁钱买一份基金,买一些股票,或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甚至黄金,这些都是提升个人理财素质的投资。”  据了解,目前很多家长有意识地指导孩子把压岁钱用于投资理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的“财商”。“基金定投适合长线持有,收益也比较稳定。家长可以为孩子专门建立一个基金账户,约定每月的定投金额和时间,由银行每月定期自动申购指定的基金。每月大概投入200至500元。孩子只需登录网银即可操作,还能看到收益情况。”有银行理财师介绍,在压岁钱理财项目中,基金定投资依然是首选。由于孩子投资经验少,承受风险能力又不高,因此,建议家长先帮孩子购买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号称“准储蓄”,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收益又超过银行定存,无需考虑加息因素。等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后,孩子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考虑将货币基金转换成债券式基金,债券基金的风险也相对较小,收益率一般高于银行存款。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父母还可以适当“贴补”,如每年贴3%到10%进入基金账户,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理论上说,如果每年拿5000元压岁钱用于基金定投,按最保守的年收益率5%计算,15年之后也至少能有12万元入账,孩子上大学费用基本没问题了。  由于黄金的良好寓意再加上今年黄金投资的火热,许多市民将压岁钱理财的目光盯上了黄金。“过年了,想给孩子买个黄金纪念章当作压岁钱。”家住南昌市湖滨东路的陈女士说。虽然金价比去年同期上涨幅度大,省城各大商场的黄金专柜依然很火爆。金银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虎年贺岁金条、银条,生肖金银币、金银纪念章,甚至还有黄金对联。这些都是家长用压岁钱为孩子投资黄金的选择,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家长们应尽量购买接近原料金价格的金条、金币等,不宜购买工艺复杂的黄金饰品,如金箔画、长命锁等,这些产品变现困难,不适合作为理财投资。  前几年,国内有几家银行推出过针对压岁钱的银行卡、生肖卡,鼓励孩子们学习理财。据记者走访各主要商业银行,目前省城少有银行专门针对压岁钱推出的理财产品,有的理财产品销售也不尽如人意。“钱生钱不如钱生智。”在一家银行工作的熊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理财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投资行为,没有经常性的收入,就失去了学会理财的条件,除非天分极高的人,一般人很难在小时候学会管理钱财。但是,提高智商和情商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本报记者林雍  “享”“想”皆欢喜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这是清人吴曼云《压岁钱》里的诗句。压岁钱作为家中长辈对晚辈的新年祝福,很早就已成为春节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并流传至今。从过去用压岁钱购买糖果、爆竹等,到现在添置数码产品、报名旅行团……新时代为压岁钱消费增添了新的“色彩”——  “享”乐——亲朋共分享,其乐融融  与丰盛的食物和精彩的庙会节目相比,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压岁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们会怎么花这笔“横财”?随着近几年媒体对于理财知识的介绍,青少年对怎么花压岁钱很有主张。除了买些喜欢的东西,很多人也会选择用压岁钱宴请朋友、孝敬长辈,表达心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在南昌,一些学生把压岁钱凑在一起,举办假期聚会。南昌市新城学校初三学生欧阳计划着:“我大部分压岁钱都‘上缴’了,剩下都计划好了。跟同学约好了去新开的餐厅尝尝鲜,然后再去唱歌。每次过年我们都会互相请客。”很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开始给长辈“反馈”压岁钱了,或者用压岁钱买新年礼物送给长辈。在深圳某电子科技公司任职的李聪告诉记者:“我都这么大了,爷爷奶奶还是硬要塞给我压岁钱。今年我把压岁钱拿出来,再自己添了些钱,买了个足浴盆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好好保养身体。”  今年大年初一恰逢情人节,很多年轻情侣就把压岁钱“贡献”给补送的情人节礼物,使得这个春节显得“蜜意浓浓”。  “想”乐——理想照进现实,乐在其中  对于许多学生旅游爱好者来说,压岁钱成了他们重要的旅游经费来源之一。  “我攒了3年压岁钱,今年终于可以将我的西藏之旅付诸行动了。”南昌“驴友”小王一边上网查着西藏旅店的资料一边告诉记者:每年的压岁钱存下来,收获颇丰。这次约了几个“驴友”一起去西藏,总算实现了这么久的一个心愿。旅行是送给自己最好的新年礼物,这次西藏之旅肯定能大开眼界。小王还建议:其他打算用压岁钱旅行的朋友,开始可以选择婺源或阳朔这类路线,不仅经济实惠,冬季风景也十分别致。  压岁钱还是帮助不少大学生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助力。南昌大学2007级的小梁同学就计划用今年的压岁钱为他新成立的影视工作室添置一台摄像机。“过年压岁钱一‘进账’,就开始挑选摄像机型号。我看中了松下180。”小梁显然早有计划,他表示以前没有注意过压岁钱是怎么被花光的,今年的压岁钱花得比往年都更有意义。本报记者李冬明 实习生方舟  重在“压岁”不在“钱”  尽管多数市民都会在春节时发压岁钱,但是,压岁钱或压岁礼的总支出额却差别较大。调查发现,19%的市民平均每个孩子的压岁钱或压岁礼在100元及以下;46%的市民在101至200元;28%的市民在201至500元;7%的市民在500元以上。(2月9日《华商晨报》)  又是一年“压岁”时。每年到这个时候,社会上关于压岁钱的讨论就会“风生水起”。可是,本属民俗习惯与过年文化的压岁钱,又何以成了有争议的社会现象呢?不得不说,近些年来的压岁钱,已经出现了太多不正常的现象:据了解,城市中有超过七成的孩子都会收到单笔千元以上的压岁钱。  我们应该关注:动辄成百上千的压岁钱,到底合不合适?能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问题在于,孩子无论大小,在步入社会之前,是缺乏理财能力的。更多的情况是,孩子拿到了大量的压岁钱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花。更为甚者,这还是一个过于强调“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时代,许多教育专家往往教导家长不要干涉孩子的自主权。这种语境之下,孩子们非常容易形成一种盼望过年、更盼望压岁钱的“过年情结”,继而形成一种奢侈的消费习惯,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了解,压岁钱因为一个传说而兴起: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会出现一个叫“岁”和“祟”的鬼怪,为了辟邪或是赶走这个鬼怪,家长们习惯于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压上一点钱。久而久之,社会上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习俗。  在笔者看来,压岁钱问题既然本属传统习俗和过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就该让民俗的归民俗,教育的归教育。只要突出压岁钱在过年过程中的一种文化、并寄托一份关爱,就足够了。几千几百固然能表达家长、亲戚和朋友对孩子的那份爱心,但这种关爱同样也是可以用几十元来表达的,只要给孩子们讲明道理,相信每个孩子都能体会这其中的每份真爱。这与“礼轻情义重”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