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油和重质油价格一样吗_轻质油品和重质油品的区别
1.重质油主要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有的石油重似沥青而有的又轻如汽油?
重质油主要有哪些特点
在物质基础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低,凝固点低的特点。
重质油是指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的具有较大的粘度和密度的原油。
根据石油行业规划标准(2005),原油的重轻质以原油的密度大小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超重质油,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包括胶质、沥青质的含量,石油组分的分子量以及溶解气的含量。
具体划分为:轻质油密度小于0.87(g/cm3);中质油密度小于大于等于0.87小于0.92(g/cm3);重质油密度大于等于0.92小于1.0(g/cm3);超重质油密度大于等于1.0(g/cm3)。
分类 原油密度(g/cm3)
轻质油 <0.87
中质油 =>0.87-<0.92
重质油 =>0.92-<1.0
超重质油 =>1.0
为什么有的石油重似沥青而有的又轻如汽油?
石油的轻与重是指相对于水的密度而言。石油的相对密度变化非常大,在20℃温度下一般介于0.75~1.00之间。在自然界里常发现相对密度大于1.00的石油,油稠似软沥青,也有小于0.75的石油,从地下深处采出后直接可以用作拖拉机、摩托车或汽车的燃料。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原油的生成时间不同和后来经受的变化来说明。
所谓原生阶段造成的差异是由于烃源岩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烃源岩的古地温场、古地层压力不断升高所致。当烃源岩埋藏较浅时(小于1500米),原始有机物质处于生物化学阶段,由于细菌的生物化学降解作用会产生以甲烷为主的浅层生物气;同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也可生成部分挥发性气体和低熟油。低熟油相对密度较大(大于0.91)。在埋藏深度超过1500~2500米时,烃源岩进入热催化生油气阶段,达到成熟阶段的烃源岩中有机质会大量生成油和气,属正常原油。在埋藏深度超过2500~3500米时进入高成熟阶段,生成过成熟原油,其相对密度较小,属轻质油之列。而当埋藏深度超过3500~4000米时,则进入热裂解凝析气阶段,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呈气态,但在地面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会凝结成液态轻质油。
重质油是指在地面温度为15.6℃和一个大气压条件下密度为934~1000千克/立方米的原油,是石油烃类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质油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蕴藏量远超过常规原油,潜力巨大,是世界未来能源之一。目前全世界有1046个重质油藏,地质储量达15550亿吨。我国的大庆、辽河、大港、胜利、克拉玛依、塔里木、柴达木和海洋等15个盆地和地区已发现了储量可观的重质油藏。
重质稠油不是原生的,而是在石油形成后由于受到地下水的水洗、细菌生物降解(细菌吃掉石油中的直链烷烃部分,产生甲烷气,剩下一些重质残渣)、风化、氧化等蚀变作用影响发生次生稠变而形成的。
自然界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成因的重质稠油。
边缘氧化成因的重质稠油 此类重质油一般分布在一个凹陷的边缘斜坡带上端,因后期构造活动抬升作用使边缘带整体上升,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沿不整合面或砂体运移来的油气,易被边缘水交替带中的低矿化度大气水的水洗,发生生物降解,结果形成软沥青、稠油带。如辽河的曙光—欢喜岭油田、克拉玛依—夏子街油藏等。
次生运移形成的重质稠油藏 多产于构造断裂带上。断裂活动使下部原生油藏遭到破坏,油气沿断层上窜,在新近系河流相砂岩中聚集,原油遭生物降解变稠,见于大港油田港东地区、胜利油田的浅层油藏。
油藏底水作用型重质稠油 一般产于埋藏较浅的块状油藏。大型块状油藏与底水接触面积大,底水交替活跃,低矿化度的底水长期缓慢的水洗,促使下部的原油遭受细菌生物降解而成为稠油。在辽河高升油田、胜利孤岛油田均可见到。
风化氧化型重质稠油 后期发生的强烈构造断裂活动可使早期形成的构造油藏被抬升到接近地表,断裂不仅使地表水易于进入油藏,加强了水洗生物降解和地表的风化作用,也常使盖层遭到破坏,致使天然气和油中轻组分大量溢散,最终使原始油藏变成重质稠油。如吉林油田的扶余Ⅰ号重质油藏、冀中宁晋凹陷的晋7井重质油藏等。
克拉玛依黑油山
重质油的开发要比轻质油难多了,由于流动性差,一般要向地下油层中注入热蒸汽,有的在井筒中加热,才能将它抽到地面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