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已跌破80美元/一桶,为什么中国的油价还居高不下呢?

2.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什么?

4.国际原油价格跌破100美元大关原因

5.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国际油价已跌破80美元/一桶,为什么中国的油价还居高不下呢?

国际油价跌破90_国际油价跌破多少美国有多少炼油公司会破产

回答你:

1.首先说一下,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参考的是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现货价格。你说的国际油价跌破80美元/桶,指的是的美国WTI原油价格(目前还不是我国参考的油价)。不过,最近两周以来,各地国际油价确实都在持续下跌,今年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最低是在6月21 日,其中,美国WTI油价收于78.24美元/桶,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89.165美元/桶,迪拜为90.67美元/桶,辛塔为99.35美元/桶。

2. 根据我国发改委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油价调整必须同时满足国际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日移动变化率达到±4%,和满22个工作日。上一次国内油价调整是在6月9日,目前变化率达到-4%的条件已经满足,但满22个工作的条件还不满足,所以发改委不会立即下调油价。预计7月10日前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再次下调。

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油价下跌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大大削弱了对原油的需求。投资银行高盛指出,最近全球原油消费量较正常水平下降了25%。另一方面,沙特发起的价格战仍然没有停战或休战的迹象,这也让受到极大影响的美国焦虑不安。自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市场一直担心原油需求疲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毫不夸张地说,目前的国际原油市场一片哀鸿。

中东一直被称为全球火药桶。中东一些国家因为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受到战争、贫困、制裁等问题的困扰。目前,在土叙、美国和新冠肺炎冲突扑朔迷离之际,疫情的进展给中东安全局势增添了新的隐忧。伊朗是当前全球疫情爆发的重点地区。根据伊朗3月3日公布的数据,伊朗确诊病例增至2336例,死亡77人。伊朗副总统和其他官员以及议会成员确认了感染。

伊朗疫情爆发后,科威特、巴林、阿联酋、伊拉克、黎巴嫩、埃及等中东国家出现确诊病例。3月5日,伊朗卫生部宣布,伊朗新增确诊病例591例,累计3513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共计2017例。同一天,伊朗卫生部宣布启动全国动员计划,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东股市受到剧烈冲击,不仅沙特阿美跌破招股价,科威特股市跌幅超10%,触发熔断。

因此,疫情的疯狂发展是油价暴跌的原因。目前在超低油价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贸易商在低价买入原油,储存原油,利用时间赚取差价。由于生产商、炼油商和贸易商争相购买邮轮运输或储存原油,原油的海运费最近翻了几番,储存价格飙升,油价大幅下跌也在对原油生产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什么?

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

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趋紧,尤其是内部经济内生性变化带来的周期性调整压力可能会明显大于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增大了明年经济进一步向下调整的压力。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条件没有改变,宏观经济政策有可能转为中性偏松,明年经济继续向下调整的幅度可能会小于今年。初步预计2009年我国GDP突破30万亿元大关,达 339359.6亿元,有望实现不低于9%的增长。如果政策干预力度较小,则不排除破“9%”的可能。

1.外部环境继续恶化,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2009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美国次贷危机仍在继续向纵深发展,其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拖累效应仍在不断扩散。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新房平均销售价格创下11.8%的历史最大跌幅,新房销售中间价下降5.5%,积压待售新房数量为 40.8万套。按当月销售速度,需要10.9个月才能售完,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疲软状态;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份跌至50.4,为1992年以来最低点;失业率上升至5.5%,为2004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美联储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仅0.3%-1.2%,失业率将达到 5.5%-5.7%。近期美国五大投行中有三大投行接连宣布破产,尤其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股市暴跌,表明次贷危机的影响远没有结束,有可能持续到2009年甚至更长时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

受次贷危机拖累,日本第二季GDP比去年同期减缩2.4%,创下七年来最大降幅;欧元区GDP下降0.2%,折合成年率为0.8%。这是自1992年以来欧元区15国整体GDP首次出现萎缩,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经济都在走低。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对2008和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由7月份的4.1%和3.9%下调为3.9%和3.7%。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保持在1.3%,但对明年的预测从0.8%调低为0.7%;对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从1.7%和1.2%调低为1.4%和0.9%。此外,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国际经济环境中潜在的风险进一步积聚,明年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对美国这场金融风暴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远比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严重得多、深远得多。尽管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放慢,且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这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继续偏紧,不确定性仍然较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采取的一揽子救市方案的出台及效应的逐步显现,预计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放慢的趋势将有所缓和,对我国出口增长将形成一定的稳定作用。

2.消费增长将趋于放慢。前8个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我们认为,这一速度已经达到本轮增长周期以来的顶峰,明年将可能呈温和回落趋势。从历史上看,一般当投资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情形时,意味着消费增长也将达到顶点,经济开始进入收缩期,之后,消费增长将随之回落(消费比投资和经济增长大约滞后一年左右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两次周期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一次周期都是如此,见图)。我国经济和投资增长分别持续回落已近一年时间,由此可以判断,明年消费增长将呈回落趋势。但相对于投资和净出口,其贡献会有所提高,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会有所好转。

3.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中期调整期,且有可能持续两至三年时间,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将会明显放缓,进而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随着奥运结束,2009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将会加深,我们预计房地产调整有可能延续到2010甚至2011年才可结束。今年以来出现的特大城市房价下跌与成交量萎缩并不是一种短期现象,预示着过去十年曾经高度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转入中期调整期。一方面,房价从几千元 /平方米迅速上涨到近两万元/平方米,除了市场供求因素外,其中不排除投机炒作带来的泡沫成分,这个泡沫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自我调节来消化。另一方面,在预期房价下跌已经形成和成交量继续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调整将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目前房地产投资已连续三个月回落,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将有可能出现大幅下滑,房地产业调整将带动钢铁、水泥等相关重化工业调整,进而对建材以及家电等制造业下游产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4. 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9.4%,和上年同期比明显下降。其中主要是受需求减弱及成本因素影响(受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资金趋紧融资困难等影响),这对于长期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中国制造业无疑带来相当大的挑战。尤其是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近期宏观政策在向偏松的方向调整,但在外需趋弱、经济景气面临周期性收缩以及高成本的三重压力下,未来一段时期,企业盈利能力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这必然会造成整个社会投融资萎缩以及影响就业和消费需求缩减,进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出现内生性收缩。

尽管内外环境变化对经济增长构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长期因素依然在起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于长期性加速期,将会继续推动投资较快增长;我国资金和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裕,技术进步明显加快,装备工业、电子通信、机电产品等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有待释放等,这使中国经济仍能保持8%以上的增速,如果宏观政策把握得当,本轮经济完全可以避免深幅调整。

(二)三大需求增长分析与预测

投资增长面临的调整压力比今年明显增大,预计明年投资增速将明显放缓。一是外需进一步萎缩,将带动相关的投资需求萎缩;二是房地产业在面临预期房价下跌、销售困难而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可能出现大幅度下滑,从而引致整个投资增速明显放慢;三是企业因效益滑坡和市场需求萎缩,投资能力和投资信心明显不足,实体经济投资需求将会减弱;四是反映投资者意愿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1-8月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2.5%,其中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以上的东部地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负增长。但是,投资增长适度放慢是合理的,正常的,短期内不易出现过度调整。尽管房地产因中期性调整将会带动投资持续放慢,但一些新的投资需求有待释放,对总投资增长将形成一定的支撑,如灾后重建仍需要国家大量的投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潜力仍然很大;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预计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有可能回落至18%左右,实际增长13%左右。如果政策放松较明显,名义增长率可望达到20%。

消费需求增长将逐步放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增长减速。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回落了3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将影响未来居民购买力水平。二是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明年就业将更加困难,居民收入和预期收入更加不乐观。三是股指大幅下降和房价回落将形成较明显的财富负效应,耐用消费品消费增长有可能明显减速。初步预计,2009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7.5%左右,实际增长12.4%,比今年增速有所回落。

出口增速将继续放慢,但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好于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对明年我国出口继续构成很大压力。目前,我国除对美国出口大量减少外,欧盟、日本经济放慢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中国到欧洲的出口增速已经从年初30%-40%回落至8月份的22%,对日本的出口增长也在明显放慢。随着危机不断加深,这一下滑趋势还将会继续下去。外需减少对明年就业将会造成巨大压力,但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要小于今年。原因主要是今年外贸顺差降势较猛,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估计明年外贸顺差有可能保持一定增加,进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好于今年。初步预计,2009年出口增长16%,进口增长19%,贸易顺差2567.6亿美元,增长1.9%。

(三)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均出现周期性放慢,中国物价增长的“拐点”正在显现,明年价格水平将有望继续回落,通胀压力将大大减轻。

从影响明年价格上涨的因素来看,第一,食品价格将会继续回落。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本轮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目前食品价格已呈明显回落趋势,月环比涨幅自3月份以来持续下降。今年夏粮丰收,预计秋粮也将增产,全年粮食有望实现第五个丰收年。市场供求关系改善将会有效抑制食品价格上涨,进而将影响CPI增长继续走低。第二,PPI增速有望回落,且传导机制的变化使得PPI向CPI传导的可能性不大。一是根据我们对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物价变动规律的研究表明,PPI与CPI之间大约存在2-3个月的滞后期,即CPI的拐点先于PPI。目前CPI已持续回落四个月,预计9月份PPI也将开始回落,由此本轮物价上涨将发生拐点性变化。明年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均出现周期性放慢,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将会明显减少,价格涨幅将会明显回落。二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最近国际油价已跌破90美元/桶,钢材、铁矿石、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加深,明年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或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这将相应地带动需求增长明显减少,初级产品价格有望继续大幅回落。但也不排除因投机、地缘政治等原因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三是由于传导机制的变化,PPI 向CPI传导的可能性非常小,产能过剩压力有可能显现。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两波物价上涨的情况表明,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对下游生活资料产品价格拉动作用很小,其原因主要是价格传导受阻。我国供给约束型经济早已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而技术进步带来的供给潜力增长非常快,最终消费品多属竞争性行业产品,涨价受到市场竞争的限制,如手机、家电、汽车等就是这种情况,新产品不断出现使得价格不断下调。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PPI向CPI传导,相反,在内外需均出现萎缩的情况下,明年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第三,资源要素价格从长期来看上涨压力较大,但短期内在经济面临收缩的情况下,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有限。

总体来看,明年物价将继续呈回落趋势,通胀压力大为缓解。初步预计,CPI上涨3%-4%。

国际原油价格跌破100美元大关原因

原油价格为什么会跌破100美元大关呢?这是由三方面的主流因素决定的。

1、美元加息预期

尽管美联储近期宣布了11年来最大幅度加息,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使得联邦利率维持在1.5~1.75%之间,但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高居不下,最新一期数据显示,美国的当月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6%,和美联储的预期目标2%相比有较大差距。

为了遏制经济过热现象,市场认为美联储很可能会保持加息的步伐,有专家预测,美国联邦利率有可能会达到4%左右。按照这样的预测,美元的加息空间仍然很大,这对国际期货市场形成较大影响,压制了原油价格上涨。

2、俄乌战争局势不明

俄乌战争爆发后,市场最初预期可能三个月左右结束,但是已经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

随着地缘冲突的加剧,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从能源波及到黄金以及其他产品,欧盟很多国家拒绝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美国却暗中从俄罗斯www.cszy.net购买廉价原油,也对中东等原油生产国施加压力,同时释放国内原油储备,这对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形成一定影响。

美国利用俄乌冲突造成的影响,从中控制原油价格,以此维护美元对石油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原油也会跟随美元走势出现波动。

3、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摆脱新冠疫情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仍然是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障碍,病毒的不断变异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阴影。一种编号为BA.2.75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型变种已在印度、日本、美国等8个国家被检测到。这种不断变异的病毒让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影响到全球经济复苏。

据统计,新冠疫情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在5.8万亿至8.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4%至9.7%。新冠疫情使得全球失去2.55亿个工作机会,让全球人类丧失了2050万年的预期寿命。

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对石油需求形成长期制约,叠加其他因素后,会对原油价格形成负面影响。

总之,当初石油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刺激计划密切相关,在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印钞票很难维持经济繁荣,美元加息叠加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让已经高企的油价失去支撑,国际原油价格跌破100美元大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主要是为了打击俄罗斯经济,以惩罚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国际油价大跌,美国汽油0.73美元/L,而水1美元/L,油比水贱。美国大妈的幸福时刻似乎到来了。

从今年夏天开始,国际原油价格狂泻30%至4年来最低点。截至北京时间17日晚21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每桶78.4美元上下徘徊,较前日继续下跌。分析师们仍在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有专家预测,此轮下跌将探至50美元/桶。

当地时间11月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4.21美元,跌破每桶75美元关口,为2010年9月以来最低。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7.92美元,也跌至四年来最低。

国际油价的“跌跌不休”传导至美国国内,美国成品油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破每加仑(约3.8升)3美元。

经济学家们分析,本来这轮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几乎走到了顶点,海外需求的放缓拖累了出口,可能会让经济转而向下;但突如其来的汽油大降价却可能是刺激国内消费的一个大利好。《纽约时报》预计,过去几周内汽油价格的陡降,会在马上开始的消费季给美国带来数十亿的额外零售收入。

分析称,对于那些中低收入的美国消费者来说,汽油价格的下降尤为重要。这部分人群还没有从过去几年的经济复苏中恢复元气。虽然近年来就业市场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工人在这几年获得的工资增长简直微乎其微。至于那些经济上最为拮据的群体,更是能从此次汽油降价中稍微松一口气,并将花费转移到其他日常生活或者服务开支上。

目前美国人每天花在汽油上的开支是10亿美元。汽油降价将让美国消费者们在今年11月和12月比去年同期总共省下84亿美元。按照一户典型的美国家庭每年购买1200加仑(约4542升)汽油计算,现在的汽油价格将让他们每年至少省下400美元。同时家用燃油的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5%,这是另一笔会因为油价下调而带来的额外节省。

事实上,美国并不缺油。上周四美国能源部出具的当周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已经上升到了29年来的最高水平:每日900万桶。按照这个产量计算,美国已经快要追平日产量960万桶的沙特阿拉伯。

报道称,美国石油产量的攀升和新型能源科技的应用密不可分:页岩层中抽出了成百上千万吨的油气;几条关键输油管更新升级,重新布流了从美国中部平原向墨西哥湾的石油输送,这个变化让现在墨西哥湾附近冶炼厂们仓库里几乎塞满了原油库存。美国已经终结了从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进口原油的时代。

但火上浇油的是,面对此轮油价下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并未减产,利比亚石油产量的恢复加剧了供过于求;同时,虽然伊拉克局势依然动荡,但该国的石油出口已经创下了自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最高纪录。

欧佩克成员国甚至趁机大打价格战,沙特阿拉伯日前就下调了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这一举动触动了争夺市场份额的敏感神经。但曾经“呼风唤雨”的OPEC正在丧失对原油的定价能力。约翰·科尔德福认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都把希望押在了中国和亚洲其他的原油大客户身上,但亚洲同样竞争激烈,今年9月,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油田所产原油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往韩国。

一边是供应超预期增长,另一边却是需求却越发疲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国际能源署10月份发布的报告将2014年和2015年的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长预测值分别下调了25万桶和9万桶。此外,美联储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新一轮走强,美元指数已于近期刷新5年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受到打压。

而到了明年3月,美国石油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950万桶/日甚至更高,随着届时寒冬逝去,全球石油消费市场亦会陷入萎靡,随之而来的是油价继续探底。上周五俄罗斯总统称,俄罗斯已经准备好面对油价“灾难性”下跌。

油价的底在哪儿?左右油价的因素是哪些?

据华夏能源网的分析,目前能够左右国际油价的因素不外乎五个:

1、欧佩克的产量

自6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其中具体来源有三:第一,OPEC增产约60万桶/天,其中主要来自于利比亚,其余国家大体增减相抵;第二,美国原油增产近30万桶/天;第三,三大能源机构持续下调需求预期,下调幅度约30万桶/天。而供应过剩造成的油价下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出口国,尤其是欧佩克。

因此,近段时间原油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消息层面均指向于欧佩克的产量动向。11月27日欧佩克会议将召开,但目前市场言论不一,最终是否会减产尚无定论。

而目前国际油价已经导致欧佩克大多成员国财政出现问题,因此,分析认为欧佩克最终限产保价可能性偏高。即使欧佩克不对3000万桶/天的产量配额进行下调,只需要求成员国严格遵守该配额同样也可达到减产效果。因为目前欧佩克整体产量约为3080万桶/天,超出配额近百万桶。

如果欧佩克11月会议上宣布限产,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长期压制原油的一座大山将移除,国际油价将会迅速反弹,有望重返90美元/桶上方。

2、美国页岩油的产量

从原油生产成本角度来看,非常规油气资产属高成本之列。其中美国页岩油开采的平均成本约为65美元/桶。但对于一些中小型页岩油公司而言,成本可高至75-80美元左右。因此,美原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将会令部分生产公司面临经济性考验,随之而来的则是减产问题。

3、欧美对伊朗的制裁

11月24日将迎来伊朗核谈的最后期限,双方将继续围绕核问题展开交锋,以决定双方是否相互作出让步。但近日表示“分歧依然很大,恐怕达不成目标”。此前,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四轮制裁,欧美也单方面对伊深化制裁,目前欧美允许伊朗日均出口不多于100万桶的石油。而谈判结果达成最终成果的可能性不大。

4、期货市场的动作

近五个月来,由于原油市场利空消息不断释放,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也随之不断升温,并出现了罕见的做空浪潮。以美原油期货为例,自7月份开始,交易商在美原油期货和期权中持有的净多头寸减少53%,其中多头头寸减少32%,而同期空头头寸暴增111%!虽然目前原油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仍未有得到实质改观,但有一现象需要警惕。

5、产油国的局势

俄乌军事冲突,ISIS中东暴力行径以及利比亚内部等地缘紧张局势依旧活跃于石油市场。俄乌双方关系陷入拉锯战,而且随着冬季来临,天然气供应问题将为俄罗斯增加谈判筹码,领土及能源贸易争端预计仍难以根除;近来,虽然中东紧张气氛有所缓和,但ISIS仍在间断性的挑动市场神经,其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利比亚内乱问题趋于长期化,内部分裂势力干扰下该国油田及港口频繁开与关,致使产量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

油价大跌、领土纠纷、内乱等因素存在令上述地缘风险大范围升级的可能。一旦局势升级,原油期货价格将会迅速反应。不过,由于市场供应整体相对过剩,将弱化地缘局势紧张所造成的供应紧张的担忧,所以,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阴谋论流行:美国和沙特要把俄罗斯“弄死”

石油行业内发生的任何事情,很多都可以用阴谋论来解释。最近油价暴跌也不例外。

据凤凰财经的报道,最近《纽约时报》社论刊登了汤玛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讨论阴谋论的文章。这位前中东记者最近一篇专栏中发问:“这是我的幻想?还是一场全球石油战真的已经爆发?一方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伊朗。”接着他自问自答:“是的”,并认为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正试图将主要依赖石油收入的对手伊朗和俄罗斯置于死地。与此同时,阴谋论这一观点在俄罗斯也很流行。

俄罗斯《真理报》的重要新闻就是:《希望沙特摧毁我们的经济》。

事实上,沙特是剩余产能最多的产油国,历来都是左右石油市场的力量。油价出现泡沫,沙特就增产遏制价格升势,价格下跌就减产支撑市场。今年夏天结束时油价开始暴跌,市场普遍预期沙特如往常一样减产。但事与愿违,沙特上月宣布将致力“维持市场份额”,不会减产支持油价。

虽然人们不禁会从政治角度去解读沙特的做法,但它这个战略也可以多个经济理由去解释。最明显的理由就是,对沙特来说,美国不再是一个极度尴尬的政治盟友了。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但现在出现“叶岩油革命”了,美国从沙特的大客户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

由于叶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应对竞争的战略之一就是压低油价,迫使叶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目前,沙特一直不能使用这一战术,因为基于许多供应和政治因素,油价一直高于叶岩油生产成本。就在最近几个月,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意外大增,但需求锐减。从6月份以来,油价已经下跌大约25%,上周更跌破每桶80美元。

如沙特现在减产支撑价格,美国就可以扩大叶岩油生产攻其要害,阿拉伯半岛势必落得原油收入减少的下场。沙特目前可以采用的战略,就只有迫使美国成为另一个原油供应国。若这个说法是对的,它的意义将非常重大。这意味着油价下跌不会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而全球两大原油供应国之间将爆发频繁的价格战,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基本格局。

当然,也有人表示所谓的阴谋论之说有些牵强附会。

据网易财经的报道称,很多人自然相信金融与政治格局的关系深厚,但供求关系的变化才是所有外围因素的最终落脚点,经济复苏不力以及世界对原油能源的依赖度下滑才是其步步跌向80美元/桶的推手。

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由3.4%调低到3.3%,经济疲软之势依然明显;国际能源署(IEA)10月14日将今年石油需求日增长预期由70万桶调低到20万桶,为五年来最低。但需要看到的是,较低的能源价格带来的不会仅是负面影响,在经济复苏困难期,能源成本的降低对工业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技术发展,目前世界对原油的依赖程度远没有上世纪石油危机时那么重要,加之各国开采能力的提升和替代能源的飞速发展,以及美国长期投资开发的页岩石油开始进入产量高速增长期,导致今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同比上涨13%至9月份的880万桶,即将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因此OPEC对全球油价的垄断控制能力早已大打折扣。数据显示,目前非OPEC国家生产的原油占世界原油贸易的比重超过50%,而在1970年代只有不到30%。此外,不仅是OPEC与非OPEC国家难以协调行动,OPEC内部成员也经常意见相左。

众所周知,俄罗斯财政对石油收入十分依赖,俄罗斯向国际市场出售原油720万桶/天,构成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5%,其财政盈利线约为102美元/桶。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5%,油价下跌的伤害确有体现。但据85美元/桶的美国页岩石油成本来看,美国的页岩石油生产企业陷入亏损几乎是必然的,受到牵连的还有200万人的就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并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

油价八连跌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受国际油价持续大跌影响,发改委昨日再次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自今年7月22日起,国内油价实现罕见的“八连跌”。本次调价落实后,7月22日以来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格每升累计分别降低了1.11元和1.25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普遍回落至“6元时代”。

那么,“八连跌”能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1。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私家车油耗成本明显下降。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L为例,本次调价后私家车主每月将减少23元左右的用油成本。如果综合“八连跌”累计降幅计算,每月出行总油耗累计降低185元左右。

2。降低物价,刺激消费。低油价使出租车、航空、旅游等行业都深受其益,减少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刺激消费。

3。国家原油进口成本降低。纽约每桶油价创下2011年10月以来的收盘新低;伦敦布伦特每桶油价创下2010年9月以来新低。2013年10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分析,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每下降10美元,中国就将节省200亿美元进口成本。

4。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